流程全覽
下圖為媒合的完整流程,各步驟可看各解說
一步步走向幸福
這是整個婚姻之旅的流程,等下有一步步的解說。

第1步.想找對象?
你心中是否還是有徬徨?
來看看這些人的生命急轉彎.
你心中是否有恐懼?
先作好心理建設很重要,健全的個人才能建立幸福的婚姻,男女大不同,你知道異性對另一半的期待是什麼嗎?你知道婚姻成功的要件是什麼?你知道愛的本質嗎?不知道沒關係,把滑鼠指到上面每一個問題,點一下就可以看到你想知道的內容。
第2步.註冊、填寫基本資料
目的
充分揭露,以便讓別人認識自己:包括出生年月、身高、體重、學經歷、情感履歷
擇偶偏好問卷(FAMMI)
同時:
收看重要與婚姻相關的理論實務視頻:瞭解婚姻的觀念、經營婚姻的技巧
重要的是:
認識愛是一種能力,「愛是需要學習的,愛的問題是能力的問題」(德國社會心理學家 佛洛姆),幸福婚姻不是高風險的博奕,而是有路可循漸進到達的境界.
第3步.參加非配對主題式線上會議
目的
揭露自己比較一般的屬性
有特定主題
避免不知所云的漫談,都是為讓他人認識自己的要點
主題包括:價值觀、婚姻期待、現狀與渴望、原生家庭、男女差異、生命歷程、興趣嗜好
有引言人:幫助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由AI剪輯:以每個人、每個主題方式存留個人音檔,讓其他場次的人也能夠更瞭解自己。(你可選擇的不限於與你參加同一場次的人,所以稱作「非配對」會議)
這階段聞聲不見影:避免太早以貌取人,由內在而外在選對象。就算你顏值出眾,應該也不希望別人選你只為你的外貌,而顏值遲早隨歲月褪色,並非幸福婚姻的要素。
第4步 收到電腦推薦名單
電腦推薦的依據:FAMMI
FAMMI是Female and Male Matching Index的縮寫(Acronym),可以理解為兩位異性間的契合度
FAMMI怎麼計算?
包括的項目有:信仰、個人特質、興趣契合度、談吐、氣質、整體自我滿意度、經濟能力強弱、學歷高低、是否期望生小孩、外貌、對婚姻對象某些特殊癖好的接受度、對婚姻對象年齡的期待、對婚姻對象婚姻過往的接受度、職業成就高低、處理衝突的模式等。
FAMMI可靠嗎?
FAMMI的計算是按照你就上列項目對自己的評價,加上你對配偶在同一項目上的期待(兩者都是由你自己填寫的)為算的基礎,電腦會就你和資料庫中每一位異性都算出一個FAMMI值,越高表示約符合你的期待,系統推薦的就是資料庫中所有異性中的前N名,N是多少要看你定的FAMMI閾值多高。有點像網上定旅館,電腦會根據你的需求推薦,但是只有你挑選旅館,旅館不會挑選你。但擇偶是一個找尋最合適的彼此,所以演算法的複雜度比較高。但反應的都是你設定的條件和你自認的條件,所以在主觀上沒有任何瑕疵,但問題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反應出真實呢?請看第5步。(暫行措施)
FAMMI的基礎是需要龐大數量的參與者,但是參與人數需要時間累積,在人數還沒有達到統計要求的數量時,我們有一個暫行措施,就是你可以自行挑選,因此我們有自己搜尋的功能,點擊「我的婚姻之旅」之下的 「我搜尋的名單」,就可以設定條件看到符合條件的對象。其實FAMMI是在人數多到沒有辦法自己一一挑選時的輔助措施,在人數還在百人左右的時候,閱讀對方資料、聆聽對方發言,仍然是有效的篩選方式。同時,我們也有輔助措施,讓你可以對每一個項目分別評分,最後幫你作加權平均,使你作選擇的時候不是單憑感覺。請大家多多利用。
第5步.精挑細選
怎麼作選擇?
推薦給你的都是FAMMI值符合你設定閾值的人選,但每個人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反應出真實 ,就需要靠你實際檢視對方填寫的資料和在非配對主題會議中的發言。系統會把他們的資料都呈現在「我的對象」頁面中,而且有輔助工具,幫助你計分,最終從這些人裡面挑選出M個覺得合適的人。
靠著聽音檔、看資料就夠了嗎?
前期篩選只是幫你從龐大資料庫中篩選出比較合適的,只能說這是科技能夠幫助人的極限,這時選出的是多名,接下來還有配對主題會議,讓你作排序。最後還是需要在實體交往中,親自觀察與體認。此外,正如我們一再強調的,愛是需要學習的,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從認知到他人對自身的期待,也能夠做出正確回應,將自己變得更適合婚姻,這才是造就幸福婚姻的正途。
第6步 參與配對主題線上會議
哪些人參加?
上一步中你從推薦給你的N個人中選了M個人,當然你也被推薦給這N個人,他們和你一樣在精挑細選,最後電腦會知道哪些人彼此互選,於是這些彼此互選的人就被會被電腦通知來參加「配對主題線上會議」。這個會議裡的每一對男女都是互有好感的。
這個會議的目的是什麼?
是讓大家更深認識彼此,發掘內在特質的契合度。
這個會議 方式 是什麼?
和前面的會議一樣,線上、有主題、有引言人,有一個差別是在最後一次可看到彼此的影像。
這個會 主題有哪些?
是些更細緻、實際,甚至敏感的議題。例如:有沒有特殊的癖好(有人狂熱地收集模型、有人酷愛旅行)、對孩子教養的觀念、對使用金錢的觀念、對休閒活動的偏好、對居住環境的偏好、穿著的偏好、飲食的偏好、對旅行的偏好等等。另外,像婚後是否與原生家庭同住,
與原生家庭互動的頻繁度等等,這些有人可以接受,有人不能接受,都應該擇偶時溝通清楚。
第7步 最終的選擇:排序
排序的意思是什麼?
因為和你一同參與會議的異性都是被你勾選有好感才進入會議的,所以合理的假設是你只是從這些人中作排序,看誰是你的第一志願。
最後要怎麼決定呢?
你的第一志願未必以你為第一志願,以你為第一志願的人也未必是你的第一志願 這是一個數學問題,有一個演算法稱作 Stable Marriage Problem演算法 ,是目前公認可以作配對準則的方法 。
第8步收到配對結果
接下來我要做什麼?
接下來就是準備實體見面了。在這之前,你可以在平台上挑選一位與你同地點、同性別的陪伴者。
陪伴者的角色是什麼?
在配對成功後,雙方可以各選一位輔導,陪伴雙方處理在交往中所可能遇到的一切問題。每個人能選擇的陪伴者必須是同性、同地區。同性是因為男女差異很大,所以男性比較瞭解男性,女性比較瞭解女性。同地區是因為有些事情需要面談,而不能倚靠線上會談。但交往雙方是不限於同地區的,因為有可能合適的雙方剛好在不同地區,為了婚姻的長久幸福,靠著交通往來見面瞭解彼此,是值得克服的困難。
陪伴者提供輔導對象在交往中的各種諮詢、在雙方發生溝通障礙時,提供指導或與對方陪伴者討論,如何化解。協助輔導對象評估對象是否合適,或者哪些可以妥協,哪些應該堅持,最後在輔導對象是否進入婚姻的時候,提供意見。若其中一方有意進入婚姻,但是不知道貿然提出是否會被拒絕,可以透過己方的陪伴者請對方陪伴者代為探詢,若雙方有什麼顧慮,也可以經過這樣的探詢,坦誠地討論找出對策,最終進入婚姻。若其中一方覺得不合適,也可以透過陪伴者傳遞,確認真正原因,並探討是否有調整的可能,若最終決定要分手時,也能夠做好輔導降低分手傷害。 。
第9 實體交往
和從未某面的人見面,安全嗎?
由於兩性平等還是一個努力中願景,在女性的安全上我們採取比較多的防範措施,我們會在雙方實體見面之前,先讓雙方各自與陪伴者實體見面,這個會面會核實當事人的身份(最基本的是看身分證配偶欄是否空白、基本資料是否確實等),雙方的陪伴者在事後要會議討論,確定安全後才會讓實體交往開始。
我還需要注意什麼嗎?
在整個過程中你已經看過、聽過不少對方對生命歷程、價值觀、未來目標的陳述,現在是在實際環境中驗證當初的選擇,彼此是否真的價值觀契合?彼此喜歡的事物
是否
可以擴大彼此的自我疆域?對於衝突處理的方式是否與之前的教導相符?除了一起吃飯、喝咖啡、出遊、看電影、聽音樂會之外,你們可以一起作一些活動例如在你們都覺得有意義的場域作一天義工等等。
萬一不合適怎麼辦?
沒有人是完美的,受不了對方的某一點,是可以透過所學到的溝通技巧表達,改善雙方的關係,有問題隨時可以請陪伴者協助,而且不便開口的也可以經由陪伴者來傳遞。但,這些努力都做過了,仍然覺得不合適,經過兩邊陪伴者一起討論,確認無法改善時,可以結束交往,回到平台,重新開始,詳情請看常見問題。